CCTV《晚間新聞》震撼到爆!才31歲??!
更新:2014-07-08 11:12:13 | 來源:轉載
標簽:新聞

風華正茂,生命卻劃上了句號,讓人一聲嘆息,更感到分痛心。
面對一個個逝去的年輕生命我們更要愛惜自己,常體檢,多應對。
如何你不信或覺得自己永遠是幸運兒,那請看中央新聞帶來的真實報道:
真實的數據——《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》
年齡段:40歲起發病率翻番
從年齡段來看,惡性腫瘤發病率全國35歲~39歲年齡段為87.07/10萬,40歲~44歲年齡段幾乎翻番,達到154.53/10萬;
50歲以上人群發病占全部發病的80%以上,60歲以上癌癥發病率超過1%,80歲達到高峰。
10年后三大癌癥將困擾中國每一個家庭!
阿里巴巴董事長兼CEO馬云在第十三屆中國企業家年會上的演講:我們相信10年以后中國3大癌癥將會困擾著每一個家庭,肝癌、肺癌、胃癌。
肝癌,很多可能是因為水;
肺癌,是因為我們的空氣;
胃癌,是因為我們的食物。
日本著名醫學博士柳澤文正曾做過一個實驗:找100個癌癥患者抽血檢查,結果100個癌癥患者的血液,都呈酸性,也就是酸性體質。
美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學說,叫做“片瀨學說”人體的健康與否,是由人體的血液酸堿比例來控制的。
1、熬夜——體質變酸!
晚上1:00以后不睡覺,人體的代謝作用會改由內分泌燃燒,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,會使體質變酸。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。所以每天盡量在12:00以前睡覺,不要常熬夜!熬夜時不要吃肉,盡量吃碳水化合物,這樣隔天才不至於很累,可把傷害減至最低。
2、吃宵夜——體質變酸!
凡是晚上8:00再進食就稱做宵夜。吃宵夜隔天會疲倦,爬不起床,肝也會受損,因為睡覺時,人體各器官活動力低,處於休息狀態,因此食物留在腸子里會變酸、發酵,而產生毒素傷害身體。
3、不吃早餐——體質會變酸!
臺灣人普遍不吃早餐,這是非常不正確的飲食習慣。早餐一定要豐富,而且要選擇耐燃燒4-5小時的食物,才足夠你一天的消耗量。
4、運動不足——體質會變酸!
在陽光下面多做運動多出汗,容易幫助體內排出多余的酸性物質。但是由于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,加之交通工具的不斷更新,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,運動量大大地減少了,這樣導致酸性毒素長期滯留在體內,導致體質的酸性化。
5、過重的心理負擔——體質會變酸!
心理負擔過重也會導致體質酸性化。有關科研機構曾做過這樣的實驗,把兩只小白鼠放在兩個籠子里,一只小白鼠用黑布將其眼睛蒙上,然后用一根小棍去騷擾它。一個月后發現,蒙上眼睛的小白鼠體液完全酸性化。第二個月發現小白鼠的身上出現了癌細胞。而另一個籠子里的小白鼠卻安然無恙??梢娫诟叨染o張、高度壓力的情況下,生物體會出現嚴重的酸性化。
科學家也發現,當一個人在發脾氣的時候,尤其是暴怒的時候,他呼出的氣體都是有毒的。由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、在工作中,感情上都承擔著不同的壓力,在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,同樣能導致體質的酸性化。
時任衛生部部長陳竺說過:決定一個健康的因素,先天遺傳占30%,生活習慣占30%,醫療只占8%,所以預防和保障非常關鍵!
防患于未然,這是全球公認的解決公眾健康問題最經濟、最有效的辦法!
據權威統計:對于同樣的疾病,預防費用只是治療費用的九分之一,搶救費用的百分之一,珍惜生命,管住嘴、邁開腿、有保障,別把錢都只花在治療上!